- A+
所属分类:石雕山门
最能体现老北京风格的建筑,除了胡同、四合院之外,就是牌楼。而如今消失得最彻底的也是老北京街口上的牌楼。 北京现存街道上的牌楼有6座,即国子监街上的4座牌楼、朝阳门外神路街东岳庙前的琉璃砖牌楼、颐和园东门外的牌楼。现存清代前的牌楼中则多集中在皇家园林、寺庙中。
一、国子监街上的4座牌楼
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的保留四座牌楼的古建街。
国子监街上的4座牌楼分别是:街两端的成贤街牌楼(2个)、国子监牌楼、国子监内黄色琉璃瓦牌坊。
这四个牌楼建于明代,为一间二柱三楼,街两端的牌楼匾额为“成贤街”,街中间的牌楼匾额为“国子监”。
国子监内有一座黄色琉璃瓦牌坊,是乾隆四十八年建的,高大秀丽,坊壁雕飞舞盘龙,正面匾额为“圜桥教泽”,背面为“学海节观”
- 东岳庙琉璃牌楼
东岳庙的琉璃牌楼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黄琉璃瓦牌楼档次最高。上边是三个楼,下边还有四个楼,我们称这样的牌楼为“七楼三开间四柱,七楼的牌楼”。有七个楼,最高的是九个楼,一般封建皇帝最高的也就到九个楼。经初步调查,北京仅有三间四柱七楼的一种。北京东岳庙的琉璃牌楼就是典型的七个楼代表,可见其在古代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它的建筑格局为三间四柱七楼歇山顶,正脊两端施螭吻,正中饰火焰宝珠,结构浑雄,造型凝重。琉璃牌楼用黄、绿二色琉璃砖嵌砌壁面,远远望去威严壮观。
- 颐和园东门外的牌楼
这座牌楼是颐和园的标志,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保存完好。此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木牌楼,牌楼正面写着“涵虚”,背面写着“罨秀”,表示牌楼之后为颐和园的湖光山色。牌楼两面彩绘金龙176条、金凤36只,显示帝王所居琼楼玉宇富丽堂皇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